全球快消息!疫情之下 重庆开放通道稳定运行

11月23日凌晨3点左右,一趟中欧班列(渝新欧)从沙坪坝区团结村中心站驶出,向欧洲驶去。“本月以来,中欧班列(渝新欧)保持了稳定运行,每天发车频率差不多6—7列。”渝新欧公司相关负责人说。


(资料图片)

疫情之下,重庆中心城区“静”了下来。然而,重庆的多个开放通道、平台,却保持了稳定运行。

37人闭环办公保运行

时间回到11月9日,渝新欧公司举行了一场线上会议,讨论如何在疫情背景下确保班列的运行。

“我是负责人,肯定要先上。”会上,渝新欧公司现场调度中心主管符建军首先表态说,现场调度是班列开行的重要环节,必须有人值守。符建军在开会前就整理好了生活必需品,表示随时可以去公司现场进驻闭环办公。一呼众应,不少报关团队成员纷纷申请加入班列保畅团队。

第二天,一支涵盖了调度、关务、制单等岗位的37人现场值守队伍迅速集结,先后进驻办公场地,以公司为“家”,闭环工作,确保班列正常报关运行。

未到现场的员工也没闲着。他们通过居家线上办公的方式,各司其职,确保本职工作不落下。

“我们要负责运输项目的开发和客户的挖掘,不能因为疫情就中断工作。”渝新欧公司市场营销中心主管王秀莉介绍,这段时间,团队的员工24小时不关机,密切跟进每一个客户的每一个柜子。她说,本轮疫情以来,凌晨的邮件、午夜枕边的手机、线上会议等,是大家生活的日常。

渝新欧公司运营中心也是如此。主管杨红说,一个细节的疏忽可能给客户或者相关的单位造成更多的工作和麻烦,所以他们工作也要更细致。

“12号那天有一批‘重庆造’整车班列要发运,团队一直等到13号凌晨,收到班列顺利发运消息后才休息。”杨红说。

一个顶起几个人的工作

重庆另一个开放大通道——西部陆海新通道也维持了正常运行。

“鱼嘴、小南垭、团结村三个主要始发点,我们都有员工驻守,但因为人手不足,他们的工作量都有点大。”西部陆海新通道运营组织中心负责人说。

负责班列货物调运的彭翀,这段时间一直住在江津区小南垭站车站外,现在他除了本职工作,还要给货运司机提供帮助。根据疫情防控要求,货运司机抵达后不能下车。但是,司机们需要完成取票、打单、贴条等工作,这些事就由彭翀代办。平均一天,他要给70多个司机提供服务,其微信运动步数每天都显示在2万步以上。

在团结村站,因为疫情原因,外勤人员缩减了不少。26岁的刘怡良和23岁的吴雨益、陈程,是坚守岗位的人。

为了提高工作效率,他们进行了比以前还要细化的分工。“以前我们有6个人,2个人负责一个板块的工作。现在只有3个人了,就要每人负责一个板块。”刘怡良说,虽然工作量比以前更大,但为了班列的稳定运行,大家辛苦一点也是值得的。

在鱼嘴站,办公室员工邹沅东17日就进驻现场办公了。“原本我们是两个人搭档工作,一个在办公楼里,一个在铁路现场,两边有7公里的距离,工作时需要经常往返。”邹沅东笑着说,现在他一个人实现了办公楼和铁路现场的“融合”办公。

他们的辛勤换来了成果。本月截至20日,西部陆海新通道开行国际铁路班列40列、铁海联运班列169列、跨境公路班车306次。

各种应急预案保障通关顺利

11月15日,位于江津综保区的重庆木买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有8票报关单申报错误,需要马上办理更改备案和修撤单手续,否则将影响企业报关。但受疫情影响,企业人员无法到现场办理相关业务。

西永海关立即以视频会议形式与企业开展“云交流”,线上核实情况、先行处置异常、后续补交资料,当日即确定了处置方案。通过启用“容缺办理”应急措施,该关实现了疫情期间24小时线上快速处置通关异常。

重庆铁路口岸也发生了类似情况。

“几天前我们接到一家企业的电话,说一批跨境电商出口货物已运抵铁路口岸,但负责现场业务的工作人员因为疫情防控原因无法到场配合查验。”渝州海关监管科科长周柯说,渝州海关为此第一时间开启应急通道,指导企业远程开展“免到场”查验,确保货物及时发运。

综保区、口岸是重庆重要的开放平台,疫情期间它们都在保持稳定运行,其背后的“法宝”,就是各类应急预案。

比如,两路寸滩海关启用疫情期间业务有条件“容缺办理”,确保了综保区通关零延误。再如,重庆港海关建立“日清”工作机制,专人督导每天需要办理的货物查验、通关放行等业务办结情况。

重庆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,疫情之下,重庆海关正精准调整业务模式,通过“线上前台”24小时通、及时发布业务办理指南和紧急通关求助方式等,全力以赴保运转、保生产、保主体。(首席记者 杨骏)

关键词: 稳定运行 应急预案 重庆海关